〔個人筆記〕

安倍的「たからもの」與後藤「スッピンと涙」、「サヨナラの LOVE SONG」,是少數幾張H!P系列裡,可以讓我推薦「從第一首聆聽到最後一首」的單曲專輯,特別適合在想要「聽音樂」的時刻裡。


而安倍的「たからもの」中,前後一致的主題「悲痛後的振作」,特別是從第一首的「たからもの」,甫經歷悲痛而充滿著對逝去事物不可追回,以及懊悔當初的感傷情懷,到途中的「青空」,又彷彿可聽見主角正在試圖努力振作著,揮別以往,獲得重新邁開腳步、向前出發的勇氣,有時候我會想,或許最難受的,反而不是正在受苦的當下,而是要如何說服自己,「自己是可以獲得幸福的」、「拋下過往的包袱」、「對於過去,不需要再為此自責」,特別是在曾經歷經創傷的人身上,對於這些在災難中失去曾經一同生活的親人,有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自責感,認為只有自己得到幸福是不可以的,但「青空」裡的主角,在幾經掙扎後,看到未來透出些許希望的光芒,很想抓住,卻又猶豫不決,最後終於決定為自己而放開胸懷,朝明日繼續前進。


我實在不善表達,但最痛苦掙扎的地方,恐怕就是在如何向過去道別這一步吧。


一個人的過去,不管是有好的、壞的、悲傷的、歡喜的,都不是人類想從自我過往切割離去就能做到的,過往已發生的事實,已無法改變,唯一能改變的,或許只有自己的心情與角度,陷在同一個泥沼而裹足不前,只會讓自己跟著一同腐蝕


在起、承、轉後,接下來的「たからもの」(another side),背景音樂也跟著有所不同,可以感受到主角,已經是帶著釋然的心情,在「唱訴著」過去的事情,但這並不代表著「忘記」或「遺忘」,而是真的將這些曾經悲痛的過往,化做內心裡真正的「寶物」,在心底的角落裡暗自閃爍著回憶的光芒,成為支持自己面對不可知的未來,最大的勇氣來源。


父親的錶,在地震當時停止,而在千決定重新開始人生的那一刻,跟著千一同再次轉動。
也給了千,同樣繼續下去面對人生的力量。


所以在「たからもの」(another side)裡,那一聲聲低沈又穩定的鼓聲,象徵著主人翁前進的決心,編曲上也採取了較第一首更氣魄宏偉的編輯方式,因為、現在才正要開始向前,不管未來面對的是好是壞,主角前進的腳步聲,與父親重新開始走動的錶針聲,都會一步一步地持續前進著。


而最終的「たからもの」(Instrumental),就像是讓聽者們,重新又再以一次「第三人」的角度,去回味著主角中一部份的人生轉折,宛如在旅程中途,駐足在一不知名的涼亭或咖啡館中,品嚐著咖啡的同時,也跟著一起回味著這旅程中的種種。










接下來這邊開始,比較偏向一點個人心得,怕寫不好傷到人,所以字體小一點,希望不會傷到路過的人的眼睛^^;



安倍雖然有時候看起來「天然、天然」的模樣,但是在這種特別需要強調內心感情表達的地方,歌唱的「表演能力」真的是令人不得不稱讚佩服。



雖然有時不得不想說,這是不是一種所謂的「天分」,或者這也如同人生經歷一樣,體驗的事物、經驗越多,自然更能揣摩出歌曲所要表達的情緒與感情。



安倍這傢伙,雖然在螢光幕前,總是笑口常開、笑瞇瞇的模樣,愛笑的程度,已經到令人開始擔心起還不到三十的她,眼角出現的笑紋。可是在這種「正經」(可以這樣形容嗎?)的時刻,即使有著語言的隔閡,但她的聲音卻總是能將那藩籬打破,將心中最直接想要傳達予人的感情,直接送入聽者的心中。



應該是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吧,喜歡唱歌給人聽的這件事。
所以即使在遇到了風風雨雨後,她還是願意選擇繼續站在舞台上,只要給她個機會,讓她可以繼續唱歌給人聽。



因此,在錄音版本與現場版本間,我通常較偏愛她在現場的演唱版本。理由很簡單,因為那是她對我最直接的表達方式。不需再經過其他人的修飾,我更能聽見完整的她所要表達的一切。她有這個天分,也有這份想要傳達出去的「心」,可惜的是,除了現在可以看見的松浦以外,似乎鮮少有機會可以聽見安倍或其他同門藝人有同樣的機會,與現場樂團合作演出。



其實、這是很奇妙的東西。因為人與人之間,即使不用說話,也有很多方式可以感染彼此的情緒,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場樂隊與表演者合作,總是會多一絲味道出現。即使是錄音版本,但同樣的歌,與樂手一同錄音的版,跟只是聽著機器電子播放而錄製的版本,還是會有些許「溫度」上的不同。機器沒有辦法配合歌者的情緒變化而有所改變,因此錄音出來的東西,或者是利用伴唱帶之流歌唱,說實在的,實在是扼殺了歌者自我表現的機會(還是這原本就是有意識地要扼殺表演者本人的意識呢?不管是單一的製作者,或是說市場對「偶像」這商品,原本就不欲要求其具備「自我的意識」?)



什麼時候,才有機會去真正「聽」一場安倍的演唱會?
(傳說中的「晚餐秀」嗎?)





(有空再來寫寫松浦今年春con還有studio live的感想吧.............)